帮助中心

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相关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核算(gù dìng zī chǎn hé suàn)名词解释:是指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清理报废、使用保管,以及计提折旧、大修理基金等项业务的反映和监督。为了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企业一般需要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取得、计提折旧、处置等情况。

名词解释:回收固定资产价值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huí shōu gù dìng zī chǎn yú zhí)名词解释:是指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在终结点报废清理或中途变价转让处理时所回收的价值。对于建设项目而言,可以按主要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其净残值率来估算在终结点上发生的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在生产经营期内提前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可根据其预计净残值估算。

名词解释:固定资产税

固定资产税(gù dìng zī chǎn shuì)名词解释:是指针对拥有固定资产(土地、房屋、折旧资产)的人,以该固定资产的价格为基础征收的税金。税收上对资产的处理,目的在于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并对资产正确计价和估价,在计税时,采取适当方式对资产的损耗子以扣除。

名词解释:固定资产比率

固定资产比率(gù dìng zī chǎn bǐ lǜ)名词解释:是指固定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用来观察企业固定资产有无资金闲置之现象,由于不同行业的固定资产比率存在较大差异,但固定资产比率越低企业资产才能更快的流动,从资金营运能力来看,固定资产比率越低企业营运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资产总额×100%。

名词解释: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gù dìng zī chǎn tóu zī guǎn lǐ)名词解释:是指对投资活动进行规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它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方式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宏观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宏观决策水平;确定适度的投资规模;加强计划管理,科学管理,合理确定投资结构;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的各种经营管理责任制。微观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指投资项目具体实施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名词解释: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gù dìng zī chǎn rù zhàng jià zhí)名词解释:是指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其成本入账,即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既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其他一些费用,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名词解释: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gù dìng zī chǎn tóu zī tǒng jì)名词解释: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以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的经济现象为统计对象,包括建设准备、设备安装、建成投产的全过程。国家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范围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名词解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gù dìng zī chǎn tóu zī jì huá)名词解释:是指企业编制的在计划期内基本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计划。它可以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的基本途径。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时,首先应分清项目的性质,是基本建设还是更新改造。因为不同性质的项目,在投资的积累、回收以至在管理上都有区别。同时,项目性质的分清,也利于合理确定基建与更新改造之间的比例关系。

名词解释:预测固定资产需用量

预测固定资产需用量(yù cè gù dìng zī chǎn xū yòng liàng)名词解释: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发展方向,生产任务和现有生产能力,测定计划期内固定资产的正常合理的需用数量。通过预测,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现有固定资产的余缺情况。预测固定资产需用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方向、生产规模、市场状况、协作关系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企业财务部门应当与企业的计划,设备,生产等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名词解释:账外资产

账外资产(zhàng wài zī chǎn)名词解释:是指企业所拥有,但没有在财务账上反映,使得企业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容易流失的资产。账外资产的审计方法包括:核对法、观察法、函询法、盘点法、计算法和分析法。


Post time: 2019-12-02